
魏建國,1975年生,吉林通化人。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博士生导师、學科帶頭人,主要科研方向为法治现代化比较研究。现已独立出版专著4部,合著1部。并在《法学研究》、《环球法律评论》、《法律科学》、《法学评论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,其中多篇文章被《新华文摘》、《中国社會科學文摘》、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和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》转摘、转载。著作成果曾获黑龙江省社會科學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次、二等奖2次、三等奖3次,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4次、二等奖3次。主持并完成司法部重点项目、中国法学会项目和黑龙江省社科项目等多项。现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(法学理论)带头人、黑龙江省“六个一批”理论类优秀青年人才、黑龙江省首届“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”、黑龙江省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会长。邮箱:weijianguo2001@163.com
著作:
1.獨立:《自由與法治:近代英國市民社會形成的曆史透視》,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8月版。
2、獨立:《憲政體制形成與近代英國崛起》,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版。
3、獨立:《多維視野下:英國法治秩序生成的深層解讀》,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版。
4、獨立:《誠信建設與良法之治互動中的法治現代化》,法律出版社2013年7月版。
5、合著:《民事權利與憲政——法哲學視角》,法律出版社2010年2月版。
論文:
2018年
1.《經濟發展與民生進步相協調的法治架構》,載《北方法學》2018年第2期(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》2018第3期全文轉摘、人大複印資料《法律史、法理學》2018年第7期全文轉載)。
2.《論作爲一種民主法治發展方法論的城市化》,載《求是學刊》2018年第2期。
3.《东北振兴为什么需要法治?——基于经济要素流动与地方法治竞争视角所作的分析》,载《社會科學辑刊》2018年第6期。
4.《以法治精神培育引领黑龙江振兴》,载《黑龙江社會科學》2018年第6期。
2017年
1.《东北振兴的法治文化建设》,载《社會科學战线》2017年第9期。
2.《全面坚守依法治国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》,载《奋斗》2017年第11期。
2016年
1.《城市治理結構中的抽象系統信任建設與法治――以書面文化認同爲線索》,載《北方法學》2016年第4期。(《新華文摘》2016年第19期論點摘編、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》2016第5期全文轉摘、人大複印資料《法律史、法理學》2016年第10期全文轉載)。
2.《善用法治思维 优化城市治理》,载《奋斗》2016年第3期。
2015年
1.《城市化升级转型中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法》,载《法学研究》2015年第1期(《新华文摘》2015年第9期全文转载、《中国社會科學文摘》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、《高等学术文科学术文摘》2015第2期全文转载)。
2.《法律史研究進路的法學化:重申與再構》,載《法學評論》2015年第6期。(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》2016第2期全文轉載)
3.《歐洲“獨特性”的城鎮史視角解讀——讀彼得·克拉克教授著<歐洲城鎮史:400-2000年>》,載《史學理論研究》2015年第4期。
4.《美國憲政中的軍政關系》,載《南京大學法律評論》2015年第1期。
2014年
1.《我国立法精神发展的思想根据与价值向度》,载《社會科學辑刊》2014年第1期。(《高等学术文科学术文摘》2014第2期学术卡片)
2.《法学研究如何学术——学术史方法的重申》,载《北方法学》2014年第2期。(《高等学术文科学术文摘》2014第3期全文转载;人大复印资料《法律史、法理学》2014年第6期全文转载;《中国社會科學文摘》2014年第9期论点摘编)
3.《西方字母文字、印刷術、報紙與城市化及民主法制》,載《史學理論研究》2014年第2期。
4.《俄羅斯民主法治發展滯緩的城市化不足因素探析》,載《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》2014年第4期。
5.《公权力信任建设的法治之维》,载《社會科學战线》2014年第11期。
2013年
1.《论我国宪法实施的观念意识支持》,载《社会科學研究》2013年第2期。(《高等学术文科学术文摘》2013第3期全文转载)
2.《法学研究的实践化与本土化转向》,载《社會科學辑刊》2013年第3期。
3.《法官聲譽與法治》,載《中西法律傳統》第8卷,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。
4.《学术创新要根基于学术传统》,载《中国社會科學报》 2013年7月26日 。
5.《近代西方資本主義起源的動力觀解讀:勞動産權論視角》,載《南京大學法律評論》2013年第1期。
2012年
1.《再論中英兩國的人治與法治傳統——以權利保障方式的不同爲分析視角》,載《中國政法大學學報》2012年第2期。
2.《法治文化:特质、功能及培育机理分析》,载《社會科學战线》2012年第6期。
2011年
1.《大陸法系方法論的科學主義誤區與人文主義轉向》,載《法學評論》2011年第1期。
2.《民主與憲政關系的曆史檢視——以英美與法德之間比較爲線索》,載《環球法律評論》2011年第1期。(《高等學術文科學術文摘》2011第2期論點摘編;人大複印資料《法學文摘》2011第1期轉載)。
3.《法治现代化进程的非制度因素关注及其意义》,载《社會科學战线》2011年第7期。(《学术界》2011年第8期论点摘编)
4.《現代化進程中憲政的有無及其治道影響》,載《北方法學》2011年第5期。
5.《全球化時代與法治範式的轉換—從民族國家範式到世界主義範式》,載《思想戰線》2011年第5期。(《新華文摘》2012第1期論點摘編;人大複印資料《法學文摘》2011第4期轉摘)
6.《新敘事模式下的<清帝遜位诏書>研究及其啓示》,載《環球法律評論》2011年第5期。
7.《法治的曆史審視與曆史的法治解讀》,載《史學理論研究》2011年第4期。
8.《俄羅斯市場經濟轉型困境的法治視角解讀》,載《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》2011年第6期。
2010年
1.《1624年专利法: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引擎》,载《中国社會科學报》 2010年9月21日 。
2.《俄羅斯的制度倫理變革與法治現代化——以信任取向爲考察線索》,載《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》2010年第5期。(人大複印資料《法律史、法理學》2011年第1期全文轉載)
3.《论转型期法律与其它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——基于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视角所作的分析》,载《社会科學研究》2010年第4期。
4、《非正式制度改善與法治現代化實現》,載《思想戰線》2010年第4期。
5.《近代英法美三國憲政民主制成敗原因考——以社會結社爲視阈》,載《北方論叢》2010年第4期。
6.《韋伯“英國法悖論”的理性觀反思》,載《求是學刊》2010年第3期。(《新華文摘》2010年第15期論點摘編;人大複印資料《法律史、法理學》2010年第9期全文轉載)。
7.《拯救法治:确定性的寻求及其理性基础重建》,《社會科學辑刊》2010年第3期。
8.《法治現代化不可忽視的環節:非正式制度與本土資源——以普遍信任爲視角》,載《學術論壇》2010年第5期(《高等學術文科學術文摘》2010第4期論點摘編)。
9.《憲政民主制:支撐英國市場經濟生成的制度根基》,載《南京大學法律評論》2010年第2期。(人大複印資料《憲法學、行政法學》2011年第1期全文轉載)
10.《科学主义对大陆法系影响的考察与反思》,载《北方法学》2010年第5期(《高等学术文科学术文摘》2010第6期全文转载;《中国社會科學报》 2010年10月19日 第20版论点摘编)。
11.《近代英國私人産權的起源、制度保障與市場經濟興起》,載《中國憲法年刊》(2009),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版。
12.《中國傳統社會:權利的國家授予性成因及影響》,載《法律科學》2010年第6期。
13.《形塑法英兩國法治現代化的思想根據——科學主義、人文主義》,載《學習與探索》2010年第6期。
14.《中英傳統社會:私人財産權利合法性來源的差異及成因考》,載《曆史教學》2010年第6期。
2009年
1.《西方自由與權利的合法性來源與存在樣態—從古典到現代的曆史考察》,載《北方法學》2009年第4期(《高等學術文科學術文摘》2009第5期論點摘編)。
2.《論我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生活立場》,載《學術交流》2009年第9期。
2008年
1.《普遍信任:法制現代化的深層內驅力》,載《北方法學》2008第2期。(《新華文摘》2008年第5期論點摘編、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》2008年第2期論點摘編、人大複印資料《法律史、法理學》2008年第7期全文轉載)。
2.《近代中英兩國現代啓動再認識-基于社會結構、信任文化和法律制度分析進路的考察》,載《北方論叢》2008第5期。
3.《市民社會之于民主法治構建的根基價值》,載《長白學刊》2008第4期。
2007年
1.《西歐封建制度的立憲主義內蘊》,載《環球法律評論》2007年第6期。(《新華文摘》2008年第5期論點摘編、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》2008年第2期論點摘編)。
2006年
1.《近代西方代议制宪政功能的形成及其内在机理》,载《浙江社會科學》2006年第1期。(人大复印资料《宪法、行政法》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)。
2.《数学思维与近代西方法制形式理性化》,载《社会科學研究》2006年第4期。
3.《司法獨立:近代英國法治秩序與市場經濟建構的制度之基》,載《學習與探索》2006年第2期。
4.《近代西方民商法分立的中世纪根源》,载《山东社會科學》2006年第4期。
5.《代議制·公共財政·憲政內在關系檢視》,載《甘肅政法學學報》2006年第4期。
6.《形式理性、數學思維與現代法治的實現》,載《學術論壇》2006年第8期。
7.《宪政:支撑美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石》,载《社會科學论坛》2006年第8期。
2005年
1.《社會失範視域下:近代早期法治秩序形成的曆史透視》,載《學術論壇》2005年第3期。(人大複印資料《法律史、法理學》2005年第8期全文轉載)
2.《現代化進程中的利益沖突與制度協調》,載《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》2005年第6期。
3.《憲政模式轉型與近代英國崛起》,載《北方論叢》2005年第6期。
4.《古代中国与西方“家与国”关系结构的差异及对法律秩序的影响》,载《山东社會科學》2005年第7期。
5.《货币经济视域下:近代西方个人权利形成的历史考察》载,《广西社會科學》2005年第5期。
6.《近代西方勞動産權的確立及其現代化啓動》,載《理論與現代化》2005年第2期。
7.《契约文明论纲》,载《黑龙江社會科學》2005年4期。
8.《市民社會背景下的司法權本質探究》,載《甘肅理論學刊》2005年第2期。
9.《代議制與公共財政》,載《政法論叢》2005年第6期。
2004年
1.《論1624年英國專利法的産生及其意義》,載《青海師範大學學報》2004年第2期。
2.《近代早期英国普通法院司法独立的特点及其意义》,载《广西社會科學》2004年第3期。
3.《近代英國民族國家形成刍議——城市制度在民族國家的最先應用》,載《北方論叢》2004年第1期。
4.《论西方宪政的前提——个人权利在17世纪确立的理论与实践》,载《广西社會科學》2003年第3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