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張鐵薇,1989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,获法学学士学位,1999年获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。200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,并于2006年7月获法学(法理学)博士学位。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赴台湾东吴大学作访问学者。
張鐵薇于2007年晋升为教授,现为黑龙江大学经济法专业的博士生导师。另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、黑龙江省法学会经济法学会理事、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司法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。曾获“黑龙江省第三届优秀法律工作者”称号。
張鐵薇教授多年从事法学教学和研究工作,主要学生领域涉及法理学、经济法学和民商法学等。出版《共同侵权制度研究》等学术专著和编著6部,在《中国法学》、《法学家》、《政法论坛》、《比较法研究》、《法学杂志》、《光明日报》等期刊报纸上发表学术論文近30篇,代表作有《侵权责任法与社会法关系研究》、《侵权法的自负与贫困》及《关于侵权法的几点哲学性思考》、《侵权法危机的伦理诊断》等,并有多篇文章被《中国社會科學文摘》、《高校文摘》、《人大复印资料》、《检察日报》、《人民法院报》等收录、摘编。撰写的論文曾获黑龙江省社會科學优秀成果二等奖、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學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多次。主持、参加国家哲学社會科學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、黑龙江省社會科學基金、国家重点研究基地民商法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各类项目十几项。
學術成就
論文
1、《共同侵權行爲的法理分析和類型化分析》,載核心期刊《北方論叢》2004年第7期。
2、《論滋生司法腐敗的社會生態環境分析》,載期刊《中國司法》2005年第1期。
3、《共同侵權行爲人之間的責任分擔》,載核心期刊《中國律師》2005年第9期
4、《論共同危險行爲的責任承擔》,載《東北農業大學學報》2005年第6期。
5、《共同危險行爲的要件分析》,載核心期刊《學術交流》2006年第1期。
6、《共同侵權行爲本質論》,載《求是學刊》2006年第2期。
7、 《共同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的连带赔偿责任》,载核心期刊《郑州大学学报》2006年第3期。
8、 《共同危险行为若干理论问题的实证分析》,载《判解研究》2006年第11期。
9、 《社会变迁与侵权行为法的制度演变》,载《法制日报》2006年11月9日第十版,被《人民法院报》全文转载,《2007年行政法年鉴》全文收录。
10、《侵權法價值目標的變遷》,載《光明日報》2006年12月29日綜合版。
11、《侵权法哲学基础的重构》,载《黑龙江社會科學》2006年第12 期。
12、《共同侵權行爲的要件分析》,載《蘇州大學學報》2006年第12期。
13、《共同侵權行爲的概念要素》,載《內蒙大學學報》2007年第1期。
14、《共同侵權制度的功能定位》,載《北方論叢》2007年第1期。
15、《共同侵權民事責任發展的新態勢》,載《求是學刊》2007年第2期,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年第3期論點摘編,人大報刊複印資料《民商法學》2007年第7期全文轉載。
16、《共同侵權制度之體系化思考維度》,載《學習與探索》2007年第1期。
17、《正義與侵權行爲法歸責原則的類型演進》,載《學術交流》2007年第1期,第二作者。
18、《侵權法的當代訴求:正義與和諧》,載《行政與法》2007年第4期。
19、《風險社會與侵權法的新理念》,載《光明日報》2007年4月17日學術版。
20、《侵權法歸責原則類型演進的和諧維度》,載《學術交流》2009年第4期。
21、《侵权法的自负与贫困》,载《比较法研究》2010年第4期(被《中国社會科學文摘》纳入推荐論文题目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民商法学》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。)
22、《侵權責任法與社會法關系研究》,載《中國法學》2011年第2期。
23、《制定<東亞侵權法示範法>的設想和展開——東亞統一侵權法國際研討會暨東亞侵權法學會第一次年會綜述》,載《北方法學》2010年第6期。
24、《侵權法的文化意蘊——兼論侵權法與文化的關系》,載《求是學刊》2011年第6期。
25、《侵權法危機的倫理診斷》,載《法學家》2012年第1期。
26、《關于侵權法的幾點哲學系思考》,載《政法論壇》2012年第1期。
27、《現代侵權法的哲學轉向》,載《學習與探索》2012年第7期。
28、《哲学照亮侵权法方向》,载《中国社會科學报》2013年1月30日。
29、《侵權法規則與倫理訴求的溝通》,載《法學雜志》2014年第10期。
著作類:
1、參著:《以案說法——民法卷》,姚輝主編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
2、法律英語教材:《美國公司法》,副主編,吉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。
3、專著:《共同侵權制度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,2013年7月修訂。
4、法律英語教材:《應用法律英語寫作》,副主編,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、外語教育出版公司2010年版。
5、法學參考書:《中國侵權法理論與實務》,參編,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。
6、教材:《侵權責任法》,副主編,複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,十一五規劃法學教材。
7、教材:《侵權責任法》,參編,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。
科研課題:
1、《民法總則基礎理論研究》(項目批准號:02JAZ820009),200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項目,參加人。
2、《中國侵權行爲法理論與實務研究》(項目編號:12201400),2002年度教育部“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”,參加人。
3、《國際社會反腐敗措施對中國的啓示——預防腐敗對策研究》(項目批准號:03B147),2004年度黑龍江省社科研究項目,參加人。
4、《共同侵權行爲若幹問題研究》(項目批准號:10554150),2004年度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指導項目,負責人。
5、《英美刑事犯罪專題之犯罪構成模式和犯罪形態研究》,2006年度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指導項目,參加人,資助金額:1萬元。
6、《共同侵權制度研究》,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(項目批准號:05JA820008),項目負責人,資助金額:4萬元。
7、《风险社会与和谐社会:侵权行为法的现实境遇与理想境遇》,2005年黑龙江省哲学社會科學一般自选项目(项目批准号:05B0099),项目负责人,资助金额:1万元。
8、《侵权法的哲学基础》,2008年国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项目(项目批准号:08BF031),项目负责人,资助金额:9万元。
9、《侵權法的哲學基礎》獲2008年獲黑龍江省博士後基金資助,資助編號:LBH-Z08036,資助金額:2萬元。
10、《哲學觀照與侵權法的社會擔當》獲2008年獲黑龍江大學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,資助金額:1.5萬元。
11、2011年黑龍江省博士後科研啓動金資助,資助編號:LBH-Q11017。
12、2012年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——民商法基地重大研究項目《侵權責任法的若幹疑難問題研究》,子課題負責人,資助金額:20萬元。
13、2012《期待权的理论展开与制度构建研究》获2012年度国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项目资助,第三参加人,资助金额:15万元。
14、2012年黑龍江省後背人才領軍人物學術交流資助,資助金額:2萬元。
15、2013年黑龍江大學中俄人文合作協同創新中心重大公關項目《中俄侵權法比較研究》[2012ZD007],執行專家,第二參加人,資助金額:50萬元。
獲獎情況:
1、《社會變遷與侵權行爲法的制度演進》獲2007年黑龍江大學人文社科三等獎、2007年黑龍江教育廳人文社科三等獎。
2、獲2009年度黑龍江省優秀法學工作者稱號。
3、《共同侵权民事责任的新发展》或2010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、2010年黑龙江省哲学社會科學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4、《侵权法的自负与贫困》获2010年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、2011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學研究成果三等奖、2012年黑龙江省哲学社會科學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電話:0451-86608229
13936295618
郵箱:tirry815@2sohu.com
地址:黑龍江大學法學院